5月10日,由包贝尔和王智主演的电影《根本停不下来》在多家正版视频上线。这部电影聚集了蔡明、艾伦、常远、克拉拉等众多喜剧明星,原本寄予厚望,期待为观众带来笑声与感动。观众的反馈却呈现两极化,一些影迷在观看过法国电影《一路不顺风》后表示,这部新片如同“跟风吃屁”,无法触动他们的情感。
《根本停不下来》显然在借鉴与改编上较为直白。虽然影片的主线与《一路不顺风》保持一致,依然围绕一对孕妇夫妇在无法停车的汽车上展开紧张而又搞笑的故事,但包贝尔的团队似乎在细节上只做了些许改动。男女主角的家庭关系未变,女主角仍然是孕妇;连接情节的车祸和紧急救援也并未有实质性创新。唯一的重大改动则是角色转变,将父亲角色替换为母亲,由蔡明饰演,并将科技故障从定速巡航改为电动汽车的问题。与原作相比,这些调整显得微不足道。
对于那些已经看过原作的观众而言,会在面对包贝尔的翻拍时生出一种“重复”的感觉。原电影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深度在包贝尔的版本中似乎变得苍白无力。同样的情感升华,在即将面临死亡的家庭成员之间寻求团结,虽然故事本身依旧触动人心,但缺少了原作那种真诚感人的力量。
事实上,近些年来,中国电影界频繁出现类似包贝尔这种“跟风吃屁”的翻拍现象。一些电影人往往简化了艺术创作,只是将外国影片“拿来主义”式地搬到国内,试图通过部分已知的情节与喜剧效果来迎合观众。但随着观众的见识逐渐提升,他们对于这种翻拍的敏锐度也随之增强,包贝尔的《根本停不下来》便成了这种局面的缩影。
不可否认,从法律角度来看,包贝尔的团队肯定已合法获取了原作的版权,遵循了相应的法规。影迷们在情感层面却并未买账。影片仅在网络上线,未能进入院线,这正是对其中“剽窃”之感的一个隐喻。观众迫切渴望看到的是符合中国文化的原创故事,而非单纯搬运他人情节。
情感的不真挚正是这部电影的另外一大缺陷。影片中夫妻之间的情感构建未能引发观众的共鸣,仿佛仅是拿他人的故事懒散地复述,而缺乏了真正的情感投入。这种情感的缺失共振了观众内心的拒绝,使得他们无法全身心投入到电影中。
对比两部作品的笑点设计,许多影迷也发现包贝尔等演员在喜剧表演上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在《根本停不下来》中,笑点几乎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团队似乎依赖的只是原作已经被观众熟知的套路。对于那些经历过《一路不顺风》的人们而言,包贝尔的新片俨然成为了对旧笑点的重复,缺乏新意和惊喜。
几乎所有翻拍作品的失败早已成为业内共识。对于中国电影工作者而言,坚持讲述中国故事、创造中国叙事是至关重要的。若是不擅长原创,非但不应硬凑故事,更无须去翻拍他国的作品。毕竟,优秀的电影在影迷心中已经存在,翻拍的意义何在?
《根本停不下来》的失败不仅仅是包贝尔的个人问题,更折射出中国电影在创作方向上的迷失。观众期待的,绝不仅是重复已知的笑点与情感,而是那些独特、真实的中国故事。因此,未来中国电影亟需转变思路,走出“跟风吃屁”的困境,真正创造出触动人心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