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近日,A股医美巨头“点名券商”事件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公司公开指责多家券商研报中鼓吹透明质酸“过时论”,误导市场。此番举动的背后,是公司市值及业绩的双双缩水。目前,公司董事长已亲自管理下滑核心业务,聚焦企业品牌维护。
5月20日,华熙生物(688363.SH)就此前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炮轰”券商研报一事进行了进一步说明并表示,对于这些罔顾科学事实的内容,公司已于上周向证监会反映,相信监管部门会问询有关机构,目前大部分机构已删除了错误研报,公司也接到了部分券商的道歉。
5月17日,华熙生物在其官方微信号发布《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一文,指责部分券商研究报告通过对比透明质酸(玻尿酸)与重组胶原蛋白成分,鼓吹透明质酸“过时论”,误导市场。文中提及10篇行业研报,涉及9家券商机构。
华熙生物在该文章中直接点名了(601688.SH)、安信证券、(002673.SZ)、(600109.SH)4家券商的研报。
以华熙生物援引一家证券公司发布的《巨子生物(2367 HK)始于胶原,不止胶原》为例,该篇研报提及,“与玻尿酸相比,重组胶原蛋白具有更多生物学特征,在美白、抗衰、再生、修复等领域具有更加多样化的应用场景”“相较于玻尿酸有潜在交联剂残留‘馒化脸’的风险,重组胶原蛋白在安全性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华熙生物在该文章中解释,透明质酸“过时论”的兴起,本质上是一场由“浮躁资本”构建的题材幻象,试图用“神话过时”绕开中国产业发展必然面临的进阶过程,引导资本和市场资源聚焦于资本新题材,用“新贵登场”塑造沙土高楼。
5月19日,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共同发布的《中国医美和美妆行业健康生态倡议书》,呼吁全行业从业者及资本市场回归科学本质与商业文明初心,共同构建健康、理性、可持续的行业生态。
华熙生物微信公众号随后转发了该倡议书。
华熙生物市值、业绩双双缩水,胶原“新贵”再造新财富
华熙生物此次点名券商的背后,是公司市值及经营业绩的双双缩水。
华熙生物一度有着“医美茅”之称,公司先后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酶切技术以及合成生物学技术,实现了糖类物质生产的三次重大技术迭代。在透明质酸的发酵产率、纯化工艺、分子量精准控制等工程技术方面已取得全球领先地位。
二级市场上,华熙生物股价最高曾触及314.99元/股,公司总市值最高一度冲到近1500亿元,在彼时的医美市场风光无限。但自2021年7月底,公司股价长期处于下行趋势。
业绩方面来看,2023年,华熙生物实现营业收入60.76亿元,同比下降4.45%;归母净利润5.93亿元,同比下降38.97%。
2024年,公司取得营业收入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70.59%至1.74亿元。公司三个细分业务板块中,原料业务实现收入12.36 亿元,同比增长9.47%,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23.06%;医疗终端业务实现收入14.40亿元,同比增长32.03%,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26.85%。对公司营收贡献近一半的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即原来的个人健康消费品事业线)出现下滑,共实现收入25.69亿元,同比下降31.62%。
反观二级市场上的胶原“新贵”们则创造了新的财富故事。
2022年11月在港股上市的巨子生物近年来业绩和股价齐飞,目前公司市值超过900亿港元。2024年,巨子生物实现总营收55.39亿元,同比增长57.17%;归母净利润20.62亿元,同比增长42.06%。
另一家于2023年7月登陆北交所上市的重组胶原蛋白公司(832982.BJ)表现也不俗。北交所上市不到两年,锦波生物就从发行价49元暴涨到现在的577元,涨幅超10倍。2024年,锦波生物实现营收14.43亿元、归母净利润7.3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4.92%和144.27%。
董事长亲自管理下滑核心业务,聚焦维护企业品牌
2025年第一季度,华熙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0.78亿元、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分别同比下滑20.77%和58.13%。其中,公司收入占比较高的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依然处于调整周期。
对于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业绩下滑,华熙生物在一季报中披露,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自本报告期末开始下沉管理该板块业务,直接接手管理品牌与传播管理中心、BM肌活、米蓓尔品牌,聚焦维护企业品牌,并率先在BM肌活和米蓓尔品牌实施基于全球大组学研发前沿的技术和品牌定位。同时,重新建立基于科技实力和AI辅助认知的品牌内容体系。
华熙生物在一季报中披露,尽管市场有寻求新概念的需求,但改变不了透明质酸和糖生物学未来在细胞外基质ECM和细胞生物学中的核心研究地位,动摇不了其在衰老干预、减龄管理中的巨大转化应用前景。
基于以上判断,华熙生物将原“个人健康消费品业务”更名为“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参照医美业务的调整变革成功经验,全面调整消费品业务的管理和运营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