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围绕电视剧《翘楚》的番位争议引发了广泛讨论,许多观众和业内人士开始反思大女主剧的未来。原著《楚后》作为一部典型的女频大女主IP,是否应该改编成男女主角并重的形式?这一问题在市场面临变革与挑战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有人甚至直言:“谁还会看大女主剧?”这样的言论令行业的从业者感到忧虑,是否大女主剧真的在失去观众的青睐?
在过去的十年里,大女主剧几乎主导了电视剧市场。自2010年代初以来,随着几位当红花旦的崛起,大女主剧开始频频引爆收视,多部经典作品如《宫锁心玉》《步步惊心》《陆贞传奇》等迅速走红,成为当时的流量代表。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女性观众对内容的独特需求,也揭示了行业内流量与IP战略结合的成功。随着市场的发展和观众口味的变化,大女主剧似乎正在面临一场信任危机。
近年来,诸多大IP剧集在上线后频频遭遇收视不佳的窘境。在这种情况下,行业重新审视大女主剧的概念:是否应当继续坚持以女性角色为中心,还是应当向更为多元的叙事结构推进?一些制片人甚至明确指出,市场对“伪大女主”的厌倦已令观众退却,他们希望看到真正能够以女性为主线展开叙事的剧作。
从事大女主剧创作的编剧曹璐表示,当下的观众正在期待更加立体、独立的女性角色以及她们如何在故事中掌握自身的命运,她认为“真正的爽感来源于女主靠自身的智慧和勇气去实现目标。”这种女性角色不仅仅是男性角色的附庸,更应该是故事中推动情节的主要因素。
尽管市场对大女主剧的兴趣有所减弱,但这里并不意味着大女主剧的消亡。相反,似乎正是由于市场开始对传统大女主模式产生质疑,反而催生了更加严肃和深刻的女性主义叙事。制片人彤彤提到:“大女主剧并非一种过时的类型,而是一种正在不断迭代升级的视角与价值观。”从《与凤行》《墨雨云间》到《永夜星河》等近期大热剧集,无不证明观众对高质量大女主剧的渴望。
当行业逐渐向多样化发展时,如何塑造一个符合当代女性价值观的主角已成为创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翘楚》是否会在这方面做出新的尝试?众多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关注,尤其是该剧可能为了迎合收视而大量增加男性角色戏份,正如导演嘉敏所言,女性角色的自主性不应被削弱。
随着观众的审美不断提升,低质化、套路化的作品只会敷衍了事。长期以来,大女主剧在全行业的影响力显而易见,特别是在年轻女性观众中,优秀作品几十年来稳居人气。而当今,女生求职、创业、独立的意识抬头,市场对于大女主剧的内涵与品质要求也大幅提升。
进入2025年,电视剧行业正面临着集数与时长的“双减”政策,创作者被迫调整节奏以适应新环境。短剧与高节奏的叙事将成为流行趋势,这对大女主剧的创作带来了挑战。各创作者开始探索在较短篇幅内完成精彩故事的方法,从而保持观众的关注和沉浸感,但这也对角色的深化刻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女主剧的命运并非静止,反而在市场变动中涌现出更多可能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用更有深度和内涵的故事迎合新时代的观众需求,只要创作者能够脚踏实地,讲述好每一个女性的故事,这一类剧集的未来依然是光明的。正如曹璐所言:“大女主剧之所以未被消灭,是因为我们还有源源不断的好故事可以讲。”市场的变化与观众的明确需求将是推动大女主剧不断进化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