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成学分新方式北大教授倡导纪录片对抗“脑腐

游戏 (4) 2025-05-02 09:57:29

在当今信息泛滥的数字时代,过度接触低质量内容带来的“脑腐”现象愈发引起广泛关注。为了应对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机构开始探索利用优质内容来提升年轻人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近日,B站的纪录片开放周活动以“人生一串”为切入点,推出了一项新的学分获取方式,引发了学界和公众的热烈讨论。

《人生一串》成学分新方式北大教授倡导纪录片对抗“脑腐 (http://www.hoobei.cn/) 游戏 第1张

随着短视频的迅速崛起,许多人已经习惯于在碎片化的信息中消耗时间,这种模式会使人们在享受快速满足的同时,逐渐丧失对深度思考和长篇叙事的理解能力。这种“脑腐”现象不仅影响了个人的学习效率,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对思维能力构成威胁。因此,提高对高质量内容的关注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B站于5月1日正式启动了第四届“纪录片开放周”,该活动旨在通过优质纪录片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视线,让他们在轻松的观影体验中收获知识与见识。此次开放周首次联合了全国超过百所高校,向外免费开放3400多部纪录片,为全国劳动者和青年人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B站与首批52所高校推出的“上B站看纪录片抵学分”活动。参与该活动的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纪录片,累积学习时间并最终兑换学分。这一创新形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分获取的全新途径,也让纪录片这种信息载体在传统教育体系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随着纪录片作为教育辅助工具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学生和教师将目光聚焦于这一方向。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授贺桂梅对此表示,纪录片可以有效对抗低质碎片信息的冲击,是年轻人获取知识和提高思维能力的一种非常好的媒介形态。她说:“现在的公众面临着信息过载的挑战,许多信息都是碎片式的,缺乏连贯性。学生们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警惕,自主获取和筛选那些促进思考的长叙事内容。”

根据B站的官方数据,自2016年以来,累计出品的纪录片已经超过170部,播出总剧集数达到5000余部。纪录片作为B站的第二大专业内容品类,至2024年底预计将累计吸引1.74亿观众,观看时长超5亿小时。通过弹幕和评论区的互动,年轻观众已经将观看纪录片变成了一种日常的文化习惯。

在开放周的片库中,诸如《人生一串》《单挑荒野》《闪闪的儿科医生》等热门纪录片频频吸引观众关注,同时也包括《绿色星球》《地球脉动》《河西走廊》《大国崛起》等国内外经典作品。通过这样的丰富内容,B站纪念开放周不仅提供了各种领域的知识,也积极推广对文化、历史、科学等多重主题的理解。

此次活动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更多的高校和学生表示将积极参与这一学分项目,以纪录片为导向,拓展自己的学习视野。这不仅是一个学分获取方式的创新,也预示着未来教育模式的不断演进。

在探索教育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中,B站通过纪录片为年轻人搭建了一座连接知识与生活的桥梁,进一步强调了优质内容的重要性。通过观看纪录片,学生们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以及不断激发的思维能力。而这一切,正是对抗“脑腐”的有效手段。

随着纪录片开放周的持续推进,期待越来越多的青年能够在优质内容的浸润下,不断提升自我,构筑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及对世界的深刻理解。这样的尝试为新时代的教育模式带来了新的可能,也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