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迪士尼的重制版《白雪公主》引发了轩然大波,IMDb评分低至1.7,84%的观众选择了一星评价,成为2020年代以来最受恶评的作品之一。这部充满争议的影片不仅令曾经的经典形象受到质疑,更让观众感叹古老的白雪公主在现代社会的窘境。面对反复咀嚼的电影叙事,影迷们不禁想问:这是一次对传统的致敬,还是彻底的背叛?
从1937年上映的经典动画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开始,这个角色便成为了迪士尼的标志性象征。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公主形象逐渐显得不合时宜。白雪公主的善良和美丽在的女性觉醒和性别平等的潮流中,遭遇了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2025年的《白雪公主》不仅要传承经典,更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而这两者的碰撞却并未圆满。
在当代社会,人们对经典童话的解读已经不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美好。影片中的白雪公主所展现的纯洁和无助在许多观众看来已经不再是理想的女性形象。她一贯的待宰羔羊角色,似乎难以赢得现代观众的共鸣。白雪公主不仅面临来自观众的恶评,更要面对对角色设定的反思与批判。正如影评人所言,白雪公主的角色几乎没有行动能力,始终依赖他人,而这一特性在当今社会已被视为过时。
新版影片的争议不仅仅在于角色设定,还包括选角上的变化。虽然制作方试图通过多元化的选角来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但在实际呈现中却呈现出一种奇异的紧张感。观众对白雪公主的期望与演员形象之间的格格不入,让这部电影在选角上变得更像是一次冒险,而不是成功的探索。
同时,影片在情感表达上的缺失也引发了众多讨论。新版中,白雪公主的行为似乎更强调领导力和公正,而无视了她作为女性角色的温情和关怀。这一变化是否真的符合现代审美?还是在追求“正确”叙事的过程中,迷失了最初的情感核心,也是观众讨论的重点之一。
此外,与其他现代公主形象相比,白雪公主的故事依然围绕着传统的王子拯救公主的模式展开,这让许多现代观众感到不适。新时代的公主们,像艾莎和梅利达,更加独立和有主见,她们的故事不仅聚焦于自我救赎,更描绘了成长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这正是新版《白雪公主》所显得乏力之处,观众更希望看到一个能够自我解救的白雪公主,而非再次成为别人拯救的对象。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迪士尼试图通过重启经典,给老牌角色注入新的生命,这本是一项值得赞赏的努力。搬运经典的过程中,忽视时代背景和观众期待,使得《白雪公主》成为了旧时代的传承者,却未能真正实现角色的现代化重塑。这样的尝试,虽给了观众一丝怀旧的感动,却也因未能触及现实,最终而落空。
残酷的评价和争议掩盖了影片的精彩,然而也让我们对迪士尼的公主文化反思不断:在庆祝多元化和女性力量的同时,我们又该如何解构固有的童话叙事,赋予古老角色新的生命力?在经过这一切的讨论与争议之后,之前的经典与现代的呼声并不相互对立,而是可以在新的时代交融发展。迪士尼的白雪公主在当下,已不仅仅是一个童话故事,它引发的思考,恰恰是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