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发布了2025年第一个管理提示,为微短剧的创作指明了方向。随着微短剧的日益流行,涉及到的创作风格和内容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广电总局此番提示,可以说是对现有微短剧市场的一次严肃审视和有效指导,提醒创作者在追求“爽”的同时,务必控制创作的尺度,确保作品不脱离生活的实际,不迷失在虚无的幻想中。
在这一管理提示中,“爽”字被多次提及。广电总局明确指出,创作微短剧固然要吸引观众,带给人们轻松愉快的观影体验,但“爽”绝不能成为创作的唯一目标。创作者们不能在无底线的追逐中迷失方向,忽略了艺术作品真正应该承载的深刻主题和现实意义。因此,微短剧在追求精彩刺激的情节设置时,更应保持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反映真实的生活场景。
此外,广电总局还强调,“穿越”和“重生”这类题材并不等同于艺术想象。在当今市场上,穿越时空的剧情虽然能够吸引眼球,却往往缺乏对历史和现实的认知与尊重。这样的创作手法可能使观众在欢乐之余,失去对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因此,创作者在探索这些热门题材时,应该更加注重对故事内容的严谨把控,做到兼具艺术性与历史感。
值得一提的是,广电总局在此次提示中特别提到,微短剧创作中“狗血”和“低俗”元素不应成为爱情故事的主线。爱情题材长久以来都是娱乐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堆砌各种低俗情节,往往让观众失去了对爱情的基本理解,也在无形中传递了错误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微短剧创作者应树立积极向上的创作理念,尽量用真实、细腻的情感描写打动观众,而不仅仅是迎合市场的低级趣味。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微短剧在一些年轻观众中倍受欢迎。它们以短小精悍的故事,快速吸引观众的眼球,满足了现代人快餐文化的需求。然而为了保护这一新兴艺术形式的健康发展,广电总局提出了更具指导性的建议,期待众多创作者在微短剧的创作中能够融入更多现实题材与积极向上的表现。
从行业趋势来看,未来的微短剧如果能够在保持“爽”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普遍情感与社会现象,必将在更大程度上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功效。因此,微短剧的创作不仅要紧跟时代步伐,更要注重细节、关注社会,做到真正的“接地气”。
这一提示不仅为微短剧创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也为以后的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微短剧作为一种新生的艺术形式,应当为创作者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然而创作者也应该增强自我审视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秉持一定的创作标准,以创作出更加优秀、富有内涵的作品来回应市场的需求。
广电总局的此次管理提示不仅是对广大微短剧创作者的要求,也是在提醒观众对微短剧内容进行理性审视。只有在创作中保持灵魂深处的真实与深邃,微短剧才可能在未来的视听市场中继续蓬勃发展。让我们期待那些既“爽”又有深度的微短剧闪耀荧屏,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精彩!